家庭教育关乎个人成长、家庭幸福、民族素质、国家命运和社会进步,意义十分重大!为了推进家庭教育发展,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增进社会和谐,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吧!
点击图片学习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本次活动以“幸福家庭 共同成长”为主题,持续深入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和科学教育理念,推动幼儿园高度重视家庭教育,进一步增强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造家园协同良好育人的良好环境,培养孩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为了帮助宝爸宝妈们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我们将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亲子阅读”、“自我成长”四个方面推荐一些适合的书籍,一起来看看吧!
1《教育漫话》
作者:[美]约翰·洛克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英国中世纪晚期教育思想的通俗读物。它是一本饱含哲理而又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感人的书。除了时代和阶级所带来的缺点以外,其他主张,如对教育力量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策视以及好些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时至今日,还是可以发人深省的。
2《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尹建莉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以下特点:第一,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第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它是实事求是谈家教的典范,是家长们最实用的工具书。
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单位,妈妈是这个教育单位里的老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的效仿源。无数事例证明,孩子最初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妈妈身上学来的。
3《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作者:贾容韬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内容简介:
贾容韬老师原来是做企业的,由于孩子教育出了问题,成为年级倒数第一名,还差点被学校开除,痛心之余,贾老师决定做陪读爸爸。在这个过程中,贾老师也进行了反思,发现孩子的问题其实主要是家长教育方法的问题,他开始从书本上学习,看了上千本书,做了80多万字的教育笔记,同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他的教育方法改变了,孩子也发生了根本变化,逐渐好学上进,最后还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
1《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
作者:[美] 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施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内容简介:
阅读本书的经历,将是一次学习爱的技巧与接受爱的训练的过程, 它给了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你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通过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帮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交流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父母配合。掌握了“如何说”“怎么听”的技巧,就能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让孩子在您的引导下身心健康发展。
2《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作者:[美]吉诺特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内容简介: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跟父母和孩子打交道,有时是以个人的形式,有时是以治疗小组的形式,有时以养育讲习班的形式。这本书就是这些经验的结晶。这是一个实用的指南,给所有面临日常状况和精神难题的父母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可取的解决方法。它还给出一些从基本交流原则生发出来的具体建议,指导父母在跟孩子相处时要彼此尊重。
对于中外不同的教育方式也是显而易见的,父母要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孩子青春期的各方面问题,而不是尴尬地避之唯恐不及,从这点上来讲,父母摆正自身的“位置”很重要。
3《捕捉儿童敏感期》
作者:孙瑞雪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内容简介: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日后若想再学习此项事物,不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成果也不明显。而如何运用这股动力,帮助孩子更完美的成长,是每个家长不可错过并应该承担的责任。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敏感期,将是每个家长都需要了解的。书中列举了差不多所有的敏感期的表现并配有鲜活的故事可供新手爸妈们参考。
1《猜猜我有多爱你》
作者:[爱尔兰]山姆·麦克布雷尼
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内容简介:
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讲述了兔宝宝和兔爸爸一起比赛,看谁的爱更多。大兔子前一局获胜,而小兔子最后用丰富的想象力赢得了比大兔子更多的爱。绘本结局是两只兔子都获胜。
整个作品充溢着爱的气氛和快乐的童趣,小兔子亲切可爱的形象、两只兔子相互较劲的故事构架以及形象、新奇的细节设置都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2《父与子》
作者:埃·奥·卜劳恩
内容简介:
父与子漫画充满了人性的温情和幽默,把普通民众的生活通过父子间的表露刻画出来。洋溢着暖暖的人情味。由于一部分内容取材于一些特殊的社会现象,使得整部作品中,生活背景发生了一些改变,但父亲和儿子那善良、乐观的本性却一直没有改变。因为他们具有这样美好的品质,所以遭遇困难不绝望,获得意外财富不忘本,一直过着许多人向往的快乐生活:平常而快乐,温馨又奇妙。
3《逃家小兔》
作者:[美]赫德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内容简介:
作者把一大一小两只兔子画得既写实又浪漫,对画面的衔接和处理也很有创意。你看,当小兔子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妈妈说,“如果你变成溪里小鳟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时,分别是两张黑白钢笔画,而紧随其后的两页,则合二为一,是一张全景似的横长的彩色跨页,没有对白,只有一幅色彩浓烈的想像的画面——小兔子变成了河里的一条鱼,妈妈穿着黑色的长靴,一只手拿着一个渔篓,一只手用力把渔竿甩了出去,逗人发笑的是鱼钩上拴的竟是一根鲜红的胡萝卜。这样的穿插,不仅一次又一次把故事推向高潮,而且把孩子们的想像力拓展到了一个无限的空间。
1《阳光下的成长对话:一位幼教专家写给幼儿家长的36封信》
作者:张向葵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主题都是来自家长们遇到的实际问题,如何理解孩子,孩子为什么不会观察、为什么不听话、为什么不遵守规则、为什么与众不同、为什么说谎,等等。作者张向葵将这些问题进行分类,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作了“浅入深出”的解答,即帮助家长在解决孩子细小问题的同时悟出 “育人于细致之处,润心于无声之时”的深刻道理。同时,作者从儿童发展心理规律、特点及影响因素出发,将一些书本上生涩的理论与儿童发展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深入浅出地指导家长学会从细微的教育现象看出问题的本质,悟出教育的道理。
2《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
作者:[日]安武信吾 安武千惠 安武花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一家三口——丈夫信吾、妻子千惠和年幼的女儿阿花一起写就的温暖之作:身患重病的年轻妈妈千惠,开始教四岁的女儿阿花学习做饭,学习家务。她教女儿如何拿菜刀,如何洗菜。衣服翻着脱下来,就翻着还给她,让她整理好。只要是阿花力所能及的事,千惠都让她自己来。比孩子先来到这个世界的父母,注定无法陪孩子走完一生的路。然而,教给孩子什么最重要?千惠妈妈说,是让孩子一个人也能好好活下去的能力。教阿花做家务,就是把生存的本领传授给她。千惠教会阿花用纯真的笑容面对这个世界,顽强茁壮地生活。这是母亲送给孩子的一生的礼物。
3《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
作者:周令瑜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超过240个家庭亲子生活案例,分别从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如何培养孩子的品格、孩子的生活习惯、孩子的学习、怎么做家长、如何完善自我等八个大的方面展开。
作者既从教育者的角度阐述了科学的教育观,又从妈妈的视角讲解该如何处理孩子在成长路上面临的种种问题。这为父母培养孩子,提供了一个全新而又典型的标本式的案例集合。有着极强的实用性,能很好地借鉴,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工具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孩子是缓慢优雅的过程,
让家园携手,共"树孩子一生的高度"!